产品展示
开云kaiyun大国外交丨这个传统能源出口国为何同中国开展新能源合作?——专访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鲁梅
央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刘乐 焦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正午60分》报道,4月23日,国家主席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建立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阿利耶夫总统此访有哪些成果和亮点?中阿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合作潜力如何?特别节目《大国外交》本期推出:《这个传统能源出口国,为何同中国开展新能源合作?——专访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鲁梅》。
2025年4月23日,摆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中阿两国国旗(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马喆 拍摄)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4月23日,习主席同阿利耶夫总统宣布,建立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从战略伙伴到全面战略伙伴,对中阿关系意味着什么?
鲁梅:通过全程参与这次访问,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元首外交是中阿关系发展的指南针和定盘开云kaiyun星。阿利耶夫总统这是第7次到访中国,同习主席在不同场合举行过10多次会晤。两国元首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结下深厚个人友谊。
第一个关键词是“升级”。去年7月,中阿两国元首在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短短9个多月时间,两国元首在此访期间做出将两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决定,推动两国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第二个关键词是“支持”。在两国元首签署的《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支持”。中阿两国同为“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面对变织的国际局势,双方更要深入落实元首共识,进一步加大相互支持力度,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第三个关键词是“合作”。访问期间,两国元首见证签署了20项含金量十足的成果文件,为深化全方位合作指明了方向,开辟了空间。接下来就要把这些成果落实、落地。
第四个关键词是“友好”。习主席将阿利耶夫总统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阿利耶夫总统非常感动。访问期间,中方给予阿利耶夫总统夫妇最高规格礼遇,很多阿塞拜疆民众都为本国元首在中国受到热情友好接待而倍感荣幸。
第五个关键词是“未来”。阿塞拜疆驻华大使告诉我,阿利耶夫总统带着夫人、女儿和外孙访问中国,体现了对中国的深厚情谊。他的大女儿莱拉女士对我们使馆表示,她的孩子们都对中国很感兴趣,她的女儿正在学习中文。我抵达巴库时间不长,但遇到了很多汉语非常流利的阿塞拜疆朋友,这也是中阿友好的一个缩影。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这次访问过程中,有没有一些让您印象深刻的安排或者是细节呢?
鲁梅:访问活动安排了几个亮点:欢迎仪式现场,中方军乐队专门演奏了阿塞拜疆爱国主义歌曲《哦,祖国》,这首歌曲在阿塞拜疆广为传唱,也是阿利耶夫总统最喜爱的音乐之一;访问期间,中方还向阿利耶夫总统转交了由云南省麻栗坡县第二小学师生们精心制作的一段短视频,在视频中,孩子们用朴实真挚的语言,感谢阿利耶夫总统领导下的阿利耶夫基金会为该校改善教学条件所作的贡献。
这一系列暖心的特殊安排,充分展现了中阿两国之间以心相交、以诚相待、以情相守的深情厚谊。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阿塞拜疆戈布斯坦光伏电站项目(图片提供: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阿塞拜疆是传统能源主要出口国之一,也拥有很大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阿方如何看待中国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们双方的合作空间有多大?
鲁梅:我在参加欢迎宴会时坐在阿塞拜疆能源部长旁边,我当时问他,阿塞拜疆是一个传统能源出口国,为什么要发展可再生能源?阿塞拜疆能源部长跟我讲,首先石油总有开采完的一天,另外阿塞拜疆有非常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他强调是因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使他们把这些可再生能源开发出来成为可能。所以,阿塞拜疆开展可再生能源,无论是从经济效益到可持续发展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新能源合作是中阿务实合作的一个方向,而且已经取得一些积极成果。2023年10月,中国企业承建了阿塞拜疆戈布斯坦光伏电站项开云kaiyun目,顺利并网发电。该电站年发电量可供当地11万家庭使用,是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成为中阿绿色能源合作标杆项目。除了新能源发电合作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阿塞拜疆备受欢迎,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开云kaiyun。中国品牌的电动车成为去年阿塞拜疆主办气候变化大会的唯一贵宾专车,中国品牌的电动车也将在阿塞拜疆投资建立电动大巴生产线。
中方期待同阿方积极拓展可再生能源合作,助力两国能源转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为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作出贡献。
中国品牌新能源大巴车在阿塞拜疆广泛使用(图片提供: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
2024年7月5日,中国货车首次以公路直达运输方式跨越里海抵达阿塞拜疆巴库港(图片提供: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是连接欧亚重要走廊之一,中阿同为走廊建设的重要参与方。这条走廊给中阿双方互联互通带来怎样的便利?
鲁梅:实际上在2000多年前,中阿人民就开启了互通有无、互学互鉴的文明交流之旅。
2023年10月,习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中方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第一项就是“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这同阿方依托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发掘自身交通运输潜力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得到阿方积极响应。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跨里海中欧班列已经顺利开行,而且货运量节节攀升。来自中国的货物经过阿塞拜疆转运,最快11天即可抵达欧洲。中阿两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为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了关键贡献。
中方愿同阿塞拜疆及其他沿线国家合作,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和货物运输效率,共同打造安全、稳定的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线个集装箱的货运班列由巴库发往中国(图片提供: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
专题更多大国外交丨这个传统能源出口国,为何同中国开展新能源合作?——专访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鲁梅4月23日,国家主席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举行会谈开云kaiyun。两国元首宣布,建立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阿利耶夫总统此访有哪些成果和亮点?中阿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合作潜力如何?